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德国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特点分析(2)

来源:时代报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普遍抱有一种“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情,一方面由于两国愈来愈密切的经济贸易合作,希望中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期盼中国的资金和市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普遍抱有一种“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情,一方面由于两国愈来愈密切的经济贸易合作,希望中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期盼中国的资金和市场能带动欧洲企业发展,帮助欧洲老牌工业国家走出疲软期;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德两国政治体制和文化的差异,德国媒体并不认同中国政府对市场的掌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存有疑虑,担心中国的经济衰退将严重影响到国际市场,因此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报道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人民币贬值及股市波折时期负面批评较多。经济报道的态度很大程度也会受到政治和中德两国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新闻政治化倾向也较为普遍。如,《法兰克福汇报》9月11日报道《中国经济动荡把南非兰特引向低谷》(China-Blues zieht den Rand in die Tiefe)直接定调为“用经济谈政治”,从人民币贬值对南非出口及其货币兰特汇率的影响引申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甚至误读为一场中国和美国对非洲的“殖民争夺”。 5、新闻内容主体选择 德国媒体的涉华报道主要以中国经济领域的大事件为主,并从事件本身出发分析宏观环境和未来的可能性,从经济学领域分析,报道专业性较强。 德国媒体报道多元且多面,新闻内容的主体一般以中国政府、欧洲政府、国际组织为主,且在一篇报道中至少会出现两个以上的主体,对中国政府政策和欧洲政府态度进行比较,对中国政府行为和国际组织的要求进行对比。新闻主体的选择意味着德国媒体针对中国经济的发声不再完全“抄袭”美国,而是更从欧洲角度看问题并进行评价,对相关新闻事件观点明确。 如《法兰克福汇报》12月9日以《中国订购非洲耕地》(China bestellt Afrikas ?cker)为题进行的报道中,前半部分先对中国政府对非洲农业投资事件的背景进行了阐述,随后间接引用并说明了中国政府及企业为非洲国家种植粮食的想法,表明了中国方面的态度和决心;后半部分通过引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社会发展学者和经济学者的观点,表现出学者们对中国投资非洲农业的动机持完全不同的态度;并从国际组织的角度出发,呼吁更多海外商业投资以开发非洲农业,保证非洲民众的粮食供给为开发前提。 6、新闻报道形式 经济报道与社会新闻不同,并非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事件本身没有情节和过程,大部分是政策、现象和趋势,因此大部分的涉华经济报道中事件本身的论述只占据较小篇幅,更多的是从多种角度进行评论。 德国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注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心理,明显呈现出不断地对中国经济模式和发展前景进行的长篇分析中,《法兰克福汇报》、《明镜周刊》、《时代报》及《世界报》四家媒体每周都会进行一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停滞”VS“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的辩论,有媒体会认为中国的改革劲头和黄金增长时期都已经过去,但也有媒体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并将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不仅不同媒体的观点不同,就连许多媒体自身的意见都很难保持一致:例如《世界报》在9月8日连发两篇评论称中国的经济改革秩序混乱,失去了许多潜在投资者,声称“中国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但在16天之后就发表评论《世界大国:中国没那么快衰退》(Weltmacht China steigt so schnell nicht ab)指出“中国经济下滑是天方夜谭”,如果仅因为中国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的表面现象就断定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是错误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已成为一个内需推动的经济发展力,加上科技创新的力量,中国的发展前景比其他各国都光明,反而是欧美老牌工业国发展前景暗淡。 针对德国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展现的倾向,中国应加强大局意识,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而针对国外媒体对中国经济增长状况和转型的疑虑,中国可以主动发布相关经济数据,增加西方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只有通过信息渠道的透明化、公开化,并发布及时可靠的信息,才能有效遏制西方负面报道的传播,也才有可能利用好外媒资源进行对中国形象的转型和发展的有利报道和国际传播。 针对德国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报道,中国方面若能及时回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直视问题,可相对地避免因西方媒体的主观揣测而导致误解,从而产生新的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方面的相关问题,也能够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提升中国的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文章来源:《时代报告》 网址: http://www.sdbgzz.cn/qikandaodu/2020/0629/333.html



上一篇:唐人街风情
下一篇: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中国企业

时代报告投稿 | 时代报告编辑部| 时代报告版面费 | 时代报告论文发表 | 时代报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时代报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