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代报告》征稿要求[06/29]
- · 《时代报告》投稿方式[06/29]
- · 《时代报告》栏目设置[06/29]
- · 《时代报告》刊物宗旨[06/29]
来自第一线的奋斗报告丨产煤不见煤,山东能源(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鲍店煤矿打造了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常态化运行智能化综放工作面 井下智能综放工作面 与西部现代化矿井相比,鲍店煤矿建井时间较长、部分系统复杂
鲍店煤矿打造了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常态化运行智能化综放工作面
井下智能综放工作面
与西部现代化矿井相比,鲍店煤矿建井时间较长、部分系统复杂、现场条件困难,灾害治理难度也比较大,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生产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在这种形势下,鲍店煤矿打造了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常态化运行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形成了作业人员少、劳动强度低、安全系数高的生产新模式。
山东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
“井下有300多个电话,我们每天至少要接上百通电话。”刘岩是鲍店煤矿调度信息中心的井下调度员,“以前没有集控中心的时候,我们只靠两部电话不断地拨号来完成上传下达的指令。现在有了智慧化的调度台,在应急状态下,调度人员可在3分钟内将应急调度指令下达到井下各地点。”
刘岩又指着最右侧的大屏,告诉记者,“这边是安全监控系统、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我们对这三个系统进行了融合,实现GIS图综合显示,当安全监控系统监测到井下气体超限或停风等需要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时,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定位卡发出报警,同时应急广播系统播报报警信息,并通知人员紧急撤离,应急救援指挥人员通过GIS图直观了解现场气体环境、人员数量、位置等情况,可更加迅速进行应急处置。”
智慧矿山到底什么样?
只见机电集控操作员朱佳坐在桌前,左手握着电话听筒,右手用鼠标在电脑上轻轻一点,便远程启动了胶带传输。
“7304工作面,我是地面集控中心,现在是否具备远程开机条件?请开胶带!”
今年上半年,山东能源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208亿元,同比增加330亿元;上缴税费240亿元,同比增加123亿元;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费、资产总额等创出“五项历史新高”。
“一定要把鲍店建设好!”这是矿井起步之初鲍店人的豪言壮志,是那一代人的历史功勋,是山东能源集团权属单位奋斗不息的缩影与写照,也是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得以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源。
在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的“赶考路”上,山东能源集团正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加快释放优势煤炭产能,全力推进政府煤炭储备项目建设,积极融入外电入鲁战略,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攻坚突破,为稳定山东经济运行、推动山东“走在前、开新局”作出山能贡献。
2022年,与华为公司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山东能源山东东辰瑞森、兖矿鲁南化工、山东玻纤集团、山东泰星新材料入选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成功上榜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名单;山东能源智慧制造园区项目开工;鲁西储配煤基地(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投资建设的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山东能源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外送通道阿拉善基地400MW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开启“风光火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序幕;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挂牌成立;山东能源轻合金公司成功研发储氢新材料,实现关键材料技术新突破……
带着这个疑问,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专程来到鲍店煤矿。整个矿区干净、整洁,目及之处“产煤不见煤、储煤不落地”;文化墙上张贴着喜庆的“和美”二字,处处彰显着“和谐尚美、创新超越”的鲍店文化。
“去年我们共计投入了2.25亿元,规划了8个专业28个智能化建设项目,目的就是通过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减少井下作业人员,切实做到‘人少则安、无人则安',现在每个班从原来的14人减少为7人,实现了全工艺段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时序自动放煤等功能的常态化运行。”在鲍店煤矿调度信息中心技术主管梁庆朋看来,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务必要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围墙”,通过智能优化提升、系统集成创新,实施装备换人、技术换人、管理换人,进一步降低参与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实现减人提效、本质安全。
当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山东能源,踏上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发展的新征程,实现既定目标,任务更重、挑战更大、要求更高。
文章来源:《时代报告》 网址: http://www.sdbgzz.cn/zonghexinwen/2022/0906/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