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凸显特色延伸服务差异竞争德国议会报对办好我(2)

来源:时代报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议会报》的成功得益于独特办报模式和专业的新闻报道手段 《议会报》的成功,既得益于独有的办报模式和体制,也与《议会报》坚守的独立、客观、

《议会报》的成功得益于独特办报模式和专业的新闻报道手段

《议会报》的成功,既得益于独有的办报模式和体制,也与《议会报》坚守的独立、客观、中性的新闻专业主义分不开。

独特的办报模式。德国议院相当重视议会宣传,议院下设的新闻处与议长办公室一起,直接隶属于联邦议院议长,其地位甚至高于联邦议院的办事机构——办公厅。德国议会认为,创办议会报纸,开展议会宣传,不仅是实现透明政治的需要,还可以培育公民意识,甚至传播国家“软实力”。通过报道议会辩论、委员会会议以及公共听证会等各类议会政治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立法机构的工作和运转情况,同时培养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吸引公民讨论和参与公共事务。《议会报》还通过教育和公民栏目,促进国家民主建设。得益于议会资金的保障,《议会报》不以市场取向为依归,而以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开展客观、中立的报道,呈现德国社会多元的声音。

精准的读者定位。德国传媒高度发达,为了细分市场,服务读者,德国报刊经营者往往针对不同读者群,研究不同的编辑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模式。《议会报》办刊目的虽然是为了吸引公众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对全民进行民主法治的教化,但报纸性质决定了它的目标读者是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关心公共事务、具有参政议政意识的社会中坚阶层。《议会报》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不但充分全面地报道议会辩论、委员会会议以及公共听证会、地方和全国选举,每期还开辟一个专题和一册附页,由政治家和学者分析介绍当今德国和世界的热点问题。在那些关心议会讨论、热心公共事务的社会中坚阶层中有相当的美誉度。笔者在德学习期间,正值德国大选。《议会报》充分报道基民盟、社会党和绿党等党派候选人参选情况,以及各州的选举计票结果。由于报道客观中允,一般的德国读者更信赖《议会报》的报道。

专业的报道营销手段。尽管有议会资金作支撑,《议会报》也进行有偿订阅,发布报纸广告,以适应充分竞争的德国报刊市场。面对互联网的挑战,《议会报》也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开设网络版,向数字化报刊出版转型;另一方面还充分利用报刊品牌加长产品链,形成与议会相关的物品售卖等多元化服务模式。为吸引年轻读者,《议会报》近年来还对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订户降低定价。

《议会报》的成功经验对办好我国人大刊物提供了启示与镜鉴

与《议会报》相似,作为我国特色鲜明的期刊类型,中国人大刊物承担着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推进民主法治的重任。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国人大》杂志在内,目前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省级及以上的人大期刊达30多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媒体形式的不断翻新和变化,以及国家对报刊体制的改革,人大刊物也面临转型的问题。《议会报》的成功经验对转型中的中国人大期刊又有哪些启示呢?

启示一:社会媒体对人大工作报道的增加不能代替人大自身的舆论阵地建设

近些年来,人大工作宣传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媒体对各级人大工作的宣传报道已经走向常态化,过去那种人大工作不为社会知晓、人大工作宣传不足的问题有了明显改观。另一方面,随着“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读者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而人大刊物作为各级人大的机关刊物,“由于刊载内容可读性不强,编排手法僵化等问题,其有效吸引力正逐渐式微”[1]。不少人大期刊因而逐渐“内向”,将自身定位于发布政令、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推动工作的“内部”刊物。

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种社会类媒体对人大工作宣传报道的增加是否可以代替人大自身的舆论阵地建设?《议会报》的经验告诉我们:代议机关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象征和关键性政治组织体系,无论其对外发布活动的形式渠道如何变化,都必须建设一个自己管理的传播展示平台和阵地。这一点,不论西方议会还是中国人大,都概莫能外。尤其是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无论其地位多么重要,当地的报纸、电台、电视等主要媒体也只能反映其重要人物的重要活动,其余大量的工作动态和新经验、新做法,只能通过机关刊物才能展示在公众面前。因此,作为各级人大的机关刊物,人大期刊非但不能弱化面向普通读者的公共宣传职能,还应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形势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抢占在多元舆论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引导权。


文章来源:《时代报告》 网址: http://www.sdbgzz.cn/qikandaodu/2021/0309/1064.html



上一篇:地铁报中国报业的新兴媒体
下一篇:地铁报十年困境与突破

时代报告投稿 | 时代报告编辑部| 时代报告版面费 | 时代报告论文发表 | 时代报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时代报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