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个人的经济学探索与时代*(3)

来源:时代报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写自传,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我系统梳理一下。 1979 年初,我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迄今已有40 年。“大我”(国家改革开放

写自传,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我系统梳理一下。

1979 年初,我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迄今已有40 年。“大我”(国家改革开放40 年)与“小我”在时段上的高度契合,意味着我的个人学术生涯是与整个改革开放休戚与共的,从经济学研究履历来看,应属于改革开放的一代。

在过去40 年的学术探索生涯中,我瞄准自己认定的“经济学三大理论支点”展开。本书标题《产权 人本 转型——通往未知境界的理论探索路》基本概括了我的学术人生。如果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40 年可用三个字概括:“产”“人”“转”。

“做出自己的学术味道。”这是在治学前老师提出“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后的感悟,只能尽力而为。

本书在第一章叙述个人成长路之后,从第二章开始,即按照 “产”“人”“转”三条理论线索分三章具体展开,向读者诉说自己在探索中的心路历程及酸甜苦辣。这里提纲挈领地点一点。

(一)关于“产”的探索

本书第二章——“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共同体立命。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无论是中国改革实践,还是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首先指向所有制的核心产权问题。基于此,“产权论”成为我过去40 年中最先探索,也是花费心血最多的领域,成为第一部曲。如果说,40 年磨出“三根针”的话,“产权论”(指《广义产权论》)是第一根“针”,以至有朋友戏称“常产权”之类。 产权论这方面的探索,有几个特点需要说明。

第一,经历了一个由“实”到“名”、由“狭”到“广”的长期过程。

从1980 年5 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处女作——关于所有制问题的《长期并存 比翼齐飞》(东北调研启示,表明“实践有神灵”),到1987 年11 月在《关于建立产权市场和经营权市场的构想》中自己首次使用 “产权”概念,由“实”到“名”,前后经历了7 年时间。

至于由“狭”到“广”,更是“路漫漫兮”。一开始我也是一个“狭义产权论”者。从1987 年第一次使用 “产权”(狭义)概念,中间经过2001 年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一直到2009年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由“狭”到“广”,前后又经历了22 年。

本书第二章第一节《20 世纪80 年代:从主张“长期并存”到发表<产权市场论>》、第二节《20世纪90 年代:主笔四部产权专著,“为伊消得人憔悴”》和第三节《完成由“狭义”到“广义”的过渡,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反映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

第二,兴奋点在“产权论”之“道”的层面。

通过多年摸索,深感“产权论”有“术” 有“道”,且都值得探索。但我并未把主要着力点放在“术”的方面,①“术”方面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如产权界定(特别是其中的资产评估,可以独立为一门专业课程)、产权交易(特别是资本市场条件下的产权交易更为复杂)等。我虽然在南开期间曾用10 多年时间摸索过,但未作为探索着力点。而是致力于探讨其中 “道”的学问。

道教悟《道德经》有言:“天无道则不运,地无道则不载,人无道则不立。”②摘自中国道教会宣言。同样,产权无“道”则难“大行天下”。这一点,在我的《广义产权论》之第一要义“广领域”中提出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发的《天地人产权论——当代人的发展多维产权探讨》( 广到天,广到地,广到人),①一是广到天上,10 多年前(2006 年)提出天上有产权(有人批评“异想天开”),现在天上的“环境产权”(如碳排放权)已经逐步被人理解;二是广到地上地下产权,如各类自然资源产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三是广到天地之间的“人”身上,如各种人力资本产权(包括知识产权、劳动力产权、管理产权)等。广到天,广到地,广到人——这就形成一种 “天地人产权论”。已有某些“道”的味道。《天地人产权论》向世人表明,不仅人类自身是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中共十八大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而且天、地、人以至世界万事万物,也是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

尤其是《广义产权论》(2009 年出版)题记所写:“反思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我发现:美国人透支的是家庭资产,中国人透支的是国民资源——从人力资源到自然资源,再到环境资源……,透支资产的困于当前,透支资源的危及长远。”这里更寄托了我对 “大道”的精神追求。


文章来源:《时代报告》 网址: http://www.sdbgzz.cn/qikandaodu/2021/0218/976.html



上一篇:电商将世界推向新贸易时代
下一篇:德国教师拖堂违法

时代报告投稿 | 时代报告编辑部| 时代报告版面费 | 时代报告论文发表 | 时代报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时代报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